政法聚焦
陈明国在《长安》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全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2025-07-02 10:42:53

全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确保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陈明国


综治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新疆认真贯彻落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把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成一站式解决群众矛盾诉求的新平台,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确保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围绕“一个目标”,让人民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纠纷“最多跑一地”

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我们党在各项改革实践中始终秉持的重要工作方法。过去,基层存在矛盾纠纷调解部门设置分散、未能有效形成合力等情况,导致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纠纷“多头跑”“反复跑”,化解矛盾纠纷的质效不高。2024年以来,中央政法委鲜明提出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纠纷“最多跑一地”。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大创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和解决诉求“最多跑一地”的问题, 新疆综治中心建设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一个县建设两个中心,一个是政务服务中心(或市民中心)为老百姓办事,一个是综治中心解决老百姓诉求,政府机关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事,一个中心管发展,一个中心管安全,成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质性的载体和平台。目前,新疆96个县(市、区)已全部建成“两个中心”,实现规范化建设、专业化运作、实体化运行。

二、实行“两个集中”,最大限度汇聚解纷力量资源

县一级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要实现“让人民群众反映和解决诉求最多跑一地”,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十分重要,要实行“两个集中”,做到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在一个地方都有人受理、依法办理。一是集中所有信访接待窗口。将信访局、各职能单位信访接待窗口全部集中,在综治中心为信访局开设综合信访平台,为职能单位开设信访接待窗口,原单位不再保留信访接待室或信访窗口,确保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在综治中心都有人受理接待。目前,新疆县级综治中心已实现信访局100%入驻、承担信访接待的职能部门100%入驻。二是尽力集中纠纷解决机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综治中心条件,逐步实施,尽力集中包括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除司法诉讼以外的解纷机制,特别是对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物业纠纷、医患纠纷、草场纠纷等高频次信访诉求事项,全部优先集中到综治中心现场解决纠纷。目前,新疆县级综治中心基本实现法、检、公、司常驻和人社、住建、卫健等部门轮驻,整合322个调解组织、116家仲裁机构入驻,实现各类解纷机制全覆盖。

三、落实“五项要求”,推进综治中心科学规范运行

县级综治中心要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必须落实便民、依法、规范、统一、集约“五项要求”。一是便民。民之所向,政之所行,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综治中心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县级综治中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要建在老百姓容易找、交通便利的地方,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车位、公共卫生间、残疾人接送等便民服务。二是依法。法治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而是矛盾纠纷出现后都能依法解决。综治中心受理解决矛盾纠纷要依法依规进行,由相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能办理。综治中心为各部门搭建集中统一平台,提供受理解决纠纷的场地,但原来的办理程序不变,综治中心不包办代替。各职能部门在综治中心设置窗口负责接办和预防处置,案件分析、行政审批等内部工作还在原单位“后台”,各职能部门在综治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与派驻单位隶属关系不变,业务工作接受原单位指导管理。三是规范。新疆着力在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上下功夫,推动牌子挂起来、平台搭起来、部门驻进来、机制建起来,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健全完善综治中心从导引台到办结反馈的一整套制度规范和工作操作流程,落实“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督办落实”工作机制。全量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在先行调解的基础上,将相关诉求分类导入法治化路线图,全程跟踪化解,形成“统一受理—信息汇聚—分类流转—执行处置—结果反馈—督办落实”工作闭环。对穷尽法律手段后仍然不能解决的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制发“工作提示函”“风险预警函”,逐一明确后续负责化解、稳控工作的责任单位,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件。四是统一。统一建立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依托现有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 进行完善升级,各地不再另建、新建信息平台。在平台中全量汇聚各级综治中心受理和解决的各类矛盾纠纷,每个矛盾纠纷统一编码、准确录入、有序分流,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实现化解纠纷全疆“一张网”,为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坚持线下办和网上办相结合,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有视频调解室,建立全量全域矛盾纠纷调处专家库,群众可在线“点对点”选择专家,通过远程视频实现“云端解纷”。五是集约。聚焦综治中心主责主业,强化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监督、指导作用,做到“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综治中心参照政务服务中心模式运行,由党委政法委牵头负责,统一物业管理、日常运维和安保服务等,负责协调涉及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力量调配、重大矛盾纠纷解决等问题,以及矛盾纠纷受理办理的督办和人员的日常管理考评。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管理,实现受理办理群众诉求的行政资源高效集成和协同发展。

四、强化“四个保障”,凝聚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合力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必须要有足够的保障条件和群众参与。一是党政重视支持。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区党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专题研究、专项部署。县(市)委书记高度认同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普遍认为综治中心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平台,能够产生集合效应,节约行政成本。县级党委政府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最大程度给予人财物的保障。二是部门协同配合。县级信访局全部与综治中心联署办公。新疆法院推动各基层法院选派法官和司法人员等组成诉讼服务团队进驻综治中心,开展指导调解、诉调对接以及司法确认等工作。新疆司法厅统一确定进入综治中心工作事项清单,推动司法行政业务与综治中心工作有机融合。新疆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部署推进本系统力量积极入驻,推动解纷机制有效衔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三是强化统筹推动。新疆各级党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明确时间表、任务图,加快全部完成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任务。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各类媒体持续加大综治中心的宣传推广力度,让老百姓知道综治中心是什么、在哪里、能解决什么问题。各职能部门加强引导,把反映诉求的老百姓引导到综治中心去,让人民群众逐步养成有矛盾诉求就到综治中心的思想认同和行为习惯,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 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